中国基层党建网是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等部委老同志的关怀及党建研究会的指导下,打造一个信息量大、权威性强、全国基层党建信息与交流的综合性新媒体网站。 网站在广东省成立编辑委员会,同时开通中国基层党建网广东频道。体现网站服务于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宗旨,更全面地宣传和报道当前广东各级党组织在广东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传播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和廉政建设的最新动态;大力弘扬先进集体的理念和典型人物的事迹,营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党建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
6月4日上午,马坝人遗址公园内人山人海,门庭若市,热闹非凡,韶关市曲江区2023年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曲江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干群,师生,游客近千人参加了这次活动,主办单位还精心安排了一些非遗主题歌舞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非遗集市等系列宣传展示活动,让市民游客送上非遗文化大餐,让他们大饱眼福。
活动为韶关市曲江区第十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授匾。大会授予韶关市“三.八”红旗手,徐年秀女士为曲江区传统技艺“竹筒糯米粽制作技艺”传承人,授予张伟养为“白土油鸡饼制作技艺”传承人。该两项制作被确定为韶关市曲江区第十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入选韶关市曲江区第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曲江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4项,其中省级1项,市级5项,区级18项。据了解,竹简糯米粽制作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和继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徐年秀女士不辞劳苦,深入山村,企业进行反复宣传,推广,先后在小坑镇,马坝镇,沙溪镇举办培训班,免费辅导农村妇女如何制作竹简粽,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现精心制作出来的竹筒粽,不仅清心美味可口,市面十分畅销,还成了农民的“致富粽。”
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和传承效果,活动现场,还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曲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江柴烧陶艺、罗坑红茶、黑糯米粽、大塘扣肉、白土油鸡饼、竹筒粽,粉葛面等曲江非遗产品也在非遗集市展区一一亮相,成为曲江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缩影。
一位游客高兴地说:“我们全家来这里马坝人遗址公园玩,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还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弘扬和利用非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学到很多非遗文化知识,真是一举两得!”(李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