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只有用好人才“金钥匙”,才能打开乡村振兴的致富门;只有握好人才“发展笔”,才能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宝圩镇锚定“化北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部署,立足镇“一带两区四品”发展战略,活用“村级干部、帮扶人才、乡土人才”三支人才队伍,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领跑活力”,注入“振兴动力”,激活“内生动力”。
活用村级干部队伍,增强“领跑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头雁”领航促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是村庄发展的重要支柱,是群众依靠的“顶梁柱”,更是村民共同富裕的“当家人”。宝圩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坚持立足村情谋发展,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塘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果蔬收购站,实现产销一体化,自2022年5月建成以来,该收购站收购各类蔬菜产品共计26.4万斤,村集体增收2.64万元,农户增收大约37.5万元。陈垌村党支部书记陈柏余积极协调对接广东狮子会铁军服务队,为村内建设争取更多支持。截止目前,该服务队在陈垌村4个自然村共投资13万元安装路灯185盏,为村民夜间出行筑起一道明亮的“安全屏障”。“群雁”齐飞见行动。结合“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夜访活动,村“两委干部”积极下沉一线,走村入户宣传惠民政策,挨家挨户进行民意调查,推动垦造水田项目落地见效,实现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目前,我镇连片种植了富硒水稻1500多亩,亩产平均1200斤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产品收益提高了150%,同时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00多个。
活用帮扶人才队伍,注入“振兴动力”。宝圩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深入开展产业、项目、人才精准帮扶。推动资源下沉。宝圩镇龙埚村将2023年滞销部分的桑葚鲜果利用烘干的方法制成易保存运输的桑葚干,工作队发挥纽带作用,及时向组团单位发出消费帮扶倡议,发动组团单位集采和干部职工“以购代帮”等方式,共销售桑葚干3600罐,实现桑葚干销售收入7万多元;抓住春节沃柑销售旺季,发动组团单位消费沃柑20300斤,共计7万多元,有效为农户、村集体解决产品销路和增加收入。强化规划指导。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发展,开创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融合发展的“接二连三”良好产业发展格局,工作队通过深入调研,在具有集体经济种植产业及配备冷库的收购场地等产业设施基础的龙埚村,指导引进农产品烘干加工企业,该企业收购化橘红10万斤,带动群众增收60多万元,并带动建成年产5万株的化橘红育苗场。积极跟踪管理。工作队日常对全镇25个扶贫资产经营项目进行全面实地情况了解,对个别扶贫项目开展继续支持帮扶。对个别村光伏设备损坏,跟踪督促及时做好损坏设备更换,保障光伏的产能,保障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