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党建网是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等部委老同志的关怀及党建研究会的指导下,打造一个信息量大、权威性强、全国基层党建信息与交流的综合性新媒体网站。 网站在广东省成立编辑委员会,同时开通中国基层党建网广东频道。体现网站服务于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的宗旨,更全面地宣传和报道当前广东各级党组织在广东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传播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和廉政建设的最新动态;大力弘扬先进集体的理念和典型人物的事迹,营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党建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
4月22日,记者从佛山市南海区纪委监委获悉,南海已完成对98名受处分干部的教育帮扶和综合评估工作。其中,被评估的15名区管干部中有2人被评为“突出”等次,这两位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被优先选拔任用。
这是南海落实“执纪必从严、尽职可容误、纠错给出路”的生动实践。“处分期内,组织的教育帮扶和评估工作给了我们这些受处分干部极大的鼓舞,让我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南海区某镇镇长王强(化名)就是本次被评为“突出”等次的受处分干部之一。
在去年的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王强因违反工作纪律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后来,他认真正视消防安全工作管理中的问题,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实现火灾报警率大幅下降;创新建设了“智慧监管云平台”,使巡查工作效能得以提升。他的工作成绩获得区委和基层党组织、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今年调整到南海区某一大镇任镇长。
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要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2017年底,南海区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受处分干部教育帮扶和评估任用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教育帮扶、综合评估、选拔任用三个环节厘清制度轨道,为各地探索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探路。
为了让每名受处分干部不“掉队”,在实施意见推行之前,南海区纪检监察机关对受处分干部的教育帮扶工作就制定了教育回访和跟踪管理制度,通过登门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犯错同志知错改错,放下包袱,重整旗鼓再出发。
今年3月以来,南海区、镇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分别组成评估组,深入受处分干部所在的部门、单位,对受处分即将期满的干部开展综合评估工作。
综合评估从思想政治、廉洁自律、作风状态、工作实绩四个方面,采取自我评价、群众评价等多种形式,系统评价受处分干部纠错情况、政治表现、履职尽责等情况,并由评估组出具“受处分期间评估报告”,作出评定等次建议。
评估结果分为“突出”“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评定为“合格”等次的,即可纳入干部的正常选拔任用范围;评定为“突出”等次的,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优先选拔任用;评定为“不合格”等次的,继续加强教育管理。
“对于受过处分并已改错的干部,我们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给他们立规矩、定标准,鼓励他们重整旗鼓再出发,变‘有错’为‘有为’,为他们重返‘舞台’创造条件。”南海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李伟成说。
2016年以来,南海区共有16名受处分区管干部受提拔重用、重新任用或调整到重要工作岗位。
■案例
一名受处分干部重拾干事激情 先后两次受提拔
“曾一度彷徨,担心从此再无出路”
2015年5月,南海区某镇党委委员徐华(化名)在该镇违规发放补贴问题上受党内警告处分。但通过组织关爱与疏导,他重拾干事激情,在多个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先后两次受提拔。
“当时受处分后,自己曾一度彷徨,担心从此再没出路。”徐华坦然,“但没有想到的是,在处分期内,组织仍然对我关爱有加,及时疏导我的压力、聆听我的诉求,令我在很短时间内打开心结、放下包袱。”
随后,徐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工作中鼓足干劲,凭借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全面完成了该镇某社会管理处的农村股权确权工作,为该镇股权确权工作摸索了经验和为完成全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他还理顺了辖区内几个社区软弱涣散班子建设等问题。
2017年7月,徐华被提拔为该镇党委副书记,任职期间,他牢记组织的嘱托和关爱,一路奋进,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2019年3月,徐华再次被提拔为该镇人大主席。(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