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党建网广东频道

记者从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东省消委会”)获悉,2022年,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约24.17万人次,同比增长94.03%,处理消费者投诉400237件,同比上升4.22%,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约2.66亿元,同比下降26.70%。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投诉486件,加倍赔偿金额约57.86万元。

投诉量持续增长,总体呈现逐年上升

2022年广东消委会系统全年处理消费者投诉400237件,占全国34.75%,同比2021年增长4.22%,比2020年增长1.52%,比2019年增长7.14%,比2018年增长46.22%,近5年平均增长率9.96%,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强省,消费人口持续增多,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张,202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0%,比2018年增长13.67%。消费基数和总量的增长,同步反映在消费投诉数量的增长上。

投诉分布地区差别大,部分地市增长多

从投诉区域分布看,投诉量依然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两市共353980件,占全省总量88.44%;东莞(13180件)、肇庆(5790件)、汕尾(4947件)、惠州(3589件),数量居全省前列。而全年投诉量增幅最大是汕头(1389件),同比增长10倍,增量为1263件;其次是中山(3129件),同比增长8.25倍,增量为2791件。从近5年情况看,广东消费投诉区域分布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广深和其他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几个地区占比小、差距大,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基本相符。

广东省2022年消费投诉地域分布图

广东省2022年消费投诉地域分布图

挽回经济损失数下降,惩罚性赔偿降幅明显

2022年全省消委会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66亿元,占全国19.31%,同比下降26.70%,低于近5年平均数(3.92亿元),为近5年来最低。全年消费者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获得加倍赔偿案件486件,加倍金额57.86万元,同比下降54.55%。分析原因,2022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疫情反复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行业出现经营困难,投诉较为集中的生活社会服务和教育培训领域中,商家结业歇业甚至倒闭“跑路”情况较多,消费投诉无法正常处理,消费者预付款项不能追回,导致挽回经济损失数和赔偿数额下降。

合同、售后和质量居前三,假冒和安全投诉量下降

根据投诉性质分析,合同(145974件)、售后服务(140646件)和质量(65383件)居2022年投诉前三位,分别占总量36.47%、35.14%和16.34%。合同类投诉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教育培训和生活社会类等服务领域,隐瞒关键信息、模糊合同条款、通过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排除限制消费者权利是投诉热点。另外,售后服务类投诉增长7.94%,主要集中在移动电话服务、网络接入服务和美容美发等领域;假冒和安全两类投诉则出现较大下降,降幅分别为35.13%和19.48%。

2021、2022年投诉性质对比图

2021、2022年投诉性质对比图

商品类投诉整体上涨,日用品、食品等涨幅大

2022年全省消委会共处理商品类投诉149603件,占比37.38%,同比上升10.88%。商品类投诉中,除农用生产资料,其余各类均出现上涨,其中,日用商品、烟酒饮料和食品涨幅大,分别上升27.98%、24.19%和18.31%。此外,家用电子电器(34629件)、日用商品(32734件)、服装鞋帽(22901件)居商品类投诉量前三位。电子电器类手机、计算机和小家电投诉多,日用品投诉集中于化妆品、家具,食品类投诉主要是米面、肉制品和保健食品。

商品类投诉量图

商品类投诉量图

教培投诉有所回落,金融旅游大幅下降

在服务类投诉方面,全省消委会全年共处理247532件,占总量61.85%,同比上升3.42%,互联网、生活社会类、教育培训、电信和文体娱乐体育居前五位。互联网服务出现减量(减少4620件),但仍居服务类投诉榜首;此前大幅飙升的教培投诉有所回落,减量2713件,同比下降6.37%,但总量依然较大(39855件);降幅较大的还有金融和旅游,分别下降53.64%和44.27%。在服务类投诉中,电信和销售服务则大幅上涨,同比上升了106.00%和31.49%,电信服务问题较多。

服务类投诉量图

服务类投诉量图

电信类增幅最大,套餐扣费等投诉飙升

2022年,全省消委会共处理电信类投诉25375件,同比上涨106.00%,为涨幅最大的投诉类别。其中移动电话投诉24772件,占该类投诉97.62%,同比上升190.24%。主要问题有:一是套餐活动规则不清晰,业务办理繁琐复杂,订阅容易、取消困难;二是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未经同意擅自更换高价套餐,扣费短信发送不及时,捆绑销售、诱导开通新业务;三是携号转网要求高,操作复杂,涉嫌存在通过不公平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四是售后服务体验差,客服处理效率低,难以实质性解决消费者问题。

分析认为,电信服务是重要的民生服务领域,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信服务营销手法花样较多,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时有发生。省消委会呼吁:电信行业及其经营者,要严格落实法规制度,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落实好保护消费者权益主体责任。具体到套餐和收费等消费者反映集中的问题,则要规则清晰透明,内容简单易懂,重要条款告知到位,切实保障好知情权、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等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办理电信业务时,要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服务内容和收费情况,及时留存项目宣传、业务开通单据和扣款短信提示等凭证资料,发生纠纷时要善于维权合法权益。

“考公”培训火热,机构问题凸显

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压力,“考公”、“考编”成为热门选择。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下,学子们求学心切,公考培训市场随之火热。目前大部分培训机构采取“高额学费,不过退款”、“分期贷款培训,不限次学习”等经营模式,在驱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产生消费矛盾纠纷,甚至引发群体投诉。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以来,仅省和广深消委会就收到关于某公考培训机构投诉382件,涉及金额共计1127.67万元。该类投诉主要问题有:一是合同违约,不兑现“不过退款”约定,或以各种理由拖延退款。因“考公”成功概率相对较低,投诉涉及人数多、金额高(平均每件涉案金额2.95万元);二是诱导消费者办理培训贷款,在高额费用不能退回又无力还款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征信受到损害;三是虚构名师资质,培训内容粗糙,随意变更课程内容、上课地点等,教学质量差。

分析认为,作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公考培训机构采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无可厚非。但是企业必须承担起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如果一种经营模式最终导致大量消费矛盾纠纷,肯定不是好的经营模式。此外,行业发展要建立在合法合规、健康可持续的基础上,企业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采取不负责任的经营行为。省消委会呼吁,公考行业和相关培训机构,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在自省自查的基础上,研究采取更为合适的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消费投诉,消除消费矛盾,维护市场稳定和消费信心。省消委会也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考公”热、“考编”热,选择相关培训机构时,要多方了解机构口碑经营情况,并选择与自身消费能力相适应的模式,尽量避免采取贷款方式支付高额费用。

医药及医疗用品需求大,相关投诉快速上升

2022年,全省消委会共处理医药及医疗用品投诉4459件,同比上升18.18%,投诉主要集中在12月份,其中西药1292件,同比上升49.19%;医疗器械1299件,同比上升34.06%。涉及主要问题有:一是发货慢,预售时间长,甚至恶意“砍单”不发货;二是虚假宣传、产品以次充好,如将普通口罩宣传成医用外科口罩,或是夸大口罩的防护功效;三是涉嫌哄抬价格,或强制捆绑搭售其他药品;四是涉嫌违规售卖涉疫产品,如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小区业主群等线上方式无证销售涉疫药品、医疗器械。

分析认为,因疫情原因,消费者对涉疫药品、医疗用品需求快速提升,而市场在短时间内无法保障供应,因此导致产生消费矛盾纠纷,属正常现象。但部分商家打着疫情旗号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逃避经营责任,侵害消费者权益,则不能容忍。在此,省消委会提醒经营者,在疫情等社会突发情况发生时,必须遵纪守法,强化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德,守住道德底线,做守法诚信的经营者;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理性思维,不随意跟风,不盲目囤货,做理性而有责任的消费者。

家政服务投诉激增,行业发展有待提升

2022年,全省消委会共处理家政服务投诉3320件,占社会服务投诉55.15%,投诉量与去年相比激增3.19倍。其中合同(1340件)、售后服务(1244件)和虚假宣传(524件)投诉较多,占总数40.36%、37.47%和15.78%。投诉反映问题有:一是行业诚信度不够,存在未按时上门服务、擅自取消订单等情况;二是服务水准不高,缺乏高技能从业人员,不能提供专业化智能化服务;三是出现虚假宣传,一些互联网家政公司,为吸引客户,虚假承诺服务内容,夸大服务质量;四是退款困难,一些不良经营者利用预付式消费经营模式融资圈钱,一旦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或破产,消费者退款难损失大。

分析认为,近年来家政行业蓬勃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但与此同时,行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家政服务不好找、不放心、不好用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出现新的消费侵权问题。针对家政行业的短板,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立法,加快出台家政服务法规,以立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行业监管,对于规模较大且采取预付式模式经营的互联网家政公司,加大监管力度,尤其要加强营销手段和预付资金监督,防止发生大规模侵害消费者事件。此外,行业要加强自律,树立良好行风行规,推动形成讲诚信重口碑的行业文化。而消费者在选择家政服务时,要多渠道了解商家口碑,谨慎选择服务方式,对于金额大周期长的预付套餐,要提防低价诱惑和宣传陷阱。

美容美发热度不减,医美问题更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美丽”消费需求持续走高,相关的投诉热度不减。2022年,全省消委会共处理美容美发投诉15510件,同比上升24.85%。其中涉及医疗美容投诉1927件,占美容美发投诉的12.42%。投诉涉及主要问题有:一是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夸大功效和优惠力度,诱导消费者高额充值;二是从业人员缺乏执业资质,技术不过关,消费人身安全无保障;三是不告知医疗美容风险,发生争议后退费困难,造成消费者经济、健康损失等。

分析认为,从数据看,虽然医美投诉量不算大,但因涉及对人的容貌和身体部位进行修复和再塑,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一旦出现事故和纠纷,无论是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还是精神和财产,均有较大伤害,因此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开展行业整顿,多方面加强行业监管,取得较好成效。从广东的数据看,相比2021年(2242件),投诉量有所下降,第四季度降幅更为明显。但作为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行业,医美的健康发展还须从立法立规、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等方面加以努力,消费者也要发挥“以脚投票”的作用,通过正确的选择、理性的消费共同为打造良好行业生态和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贡献力量。

汽车消费活跃度高,质量和服务成投诉焦点

2022年,全省消委会共处理交通工具类投诉18643件,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15167件,占该类总量的81.35%,同比增长8.51%。主要问题有:一是商家不按合同交付汽车,以车辆资源有限,厂家运输、物料成本提高为由变相加价提车,影响消费者上牌;二是新能源汽车电池质量问题多,充电故障常见,消费者投诉续航里程缩水,特定季节续航折损多;三是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如行驶中突然加速、熄火、漏油、发动机异响、转向失灵等;四是售后服务不到位,“三包”期内退车、换车难,存在过度维修、维修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分析认为,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积极出台减税、补贴等促销政策,拉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以广东为例,去年汽车制造业增长20.80%,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90%,为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增强消费信心,促进汽车市场持续活跃,广东省消委会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汽车行业监管,对消费者反映集中突出的问题,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治,同时提高日常监督力度,进一步优化消费市场秩序。广东省消委会也呼吁,汽车生产企业要重视消费者的需求,研究改进生产和技术,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销售商家要加强营销规范,提高服务水平,杜绝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打造良好的汽车消费生态。最后提醒消费者在购车时,要充分了解政策法规,不轻信宣传推介和口头承诺,通过书面合同明确车辆配置、售后保障,选择正规经营的门店进行维修保养,及时索要发票和维修记录,更好保障自身权益。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