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河源市江东新区注重学习教育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以“三个方式”全面建强镇街党校,抓住思想理论重点,强化镇街培训弱项,补齐党员教育短板,夯实基层理论武装主阵地,实现党员教育全覆盖。
一、规范镇街党校建设,建立党员素质提升的“快捷方式”。
江东新区严格按照“六有”标准,坚持抓好镇街党校规范化建设,满足基层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破解以往无场所、租借场所开展培训活动的难题,实现提升党员素质的目标。一方面,按照“因地制宜、规范节俭、功能整合、一校多用”原则,充分利用新区各镇街已有的会议场所作为党校办学主课堂,重新布置,配齐基础设施,上墙各项制度、入党誓词等。另一方面,组建党校校务委员会,由镇(街)党(工)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党委专职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负责镇街党校日常管理,确保党校正常有序运转。
二、突出镇街党校特色,创新党员教育培训的“打开方式”。
江东新区积极探索镇街党校正确的“打开方式”,鼓励基层创新,在实践中掌握经验,从无到有,旨在充分发挥党校作为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一是全面强化师资力量。以新区相关业务人员及镇街相关业务分管领导为兼职讲师,打造“接地气”师资队伍,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传递党的声音;定期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前来授课,为镇街基层党员提供专业知识辅导。二是全面丰富培训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加大对地方红色文化、红色资源以及党员先锋典型的挖掘力度,突出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党课教材。
三、保障镇街党校运转,严抓教育阵地建设的“考核方式”。
把办好管好建好镇街党校作为镇(街)党(工)委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抓基层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压实责任;同时,采取一月一督导,一年一考核方式,对镇街党校学习计划安排、师资力量配备、培训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严格督导,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及时总结推广镇街党校建设经验,树立典型,弥补不足。 (河源市江东新区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